2025年10月18日,江西金德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南昌市安義縣生產基地內隆重舉行了“全球首家千噸級高純銣銫鹽重結晶法生產項目達產儀式”。
本次活動以“銣銫之源,云母之巔”為主題,來自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科研院所、合作伙伴的代表共同見證這一全球最大銣銫鹽生產項目達產,標志著金德鋰推動鋰云母資源利用從“單一提鋰”正式邁向“一礦多產”的全元素提取新階段。
全球首家千噸級高純銣銫鹽重結晶法生產項目達產儀式
達產儀式:共啟稀貴金屬新篇章
中國有色金屬學會副理事長、礦冶科技集團首席科學家沈政昌,安義縣委副書記、縣長羅國棟,中南大學黨委委員、低碳有色冶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李劼,金銀河集團董事長張啟發等出席儀式致辭,儀式由金德鋰總裁張冠煒主持。
達產儀式現場
張啟發董事長在致辭中,向各級政府、科研團隊及奮戰在一線的建設者表示感謝。他指出,該項目的順利投產,不僅是產能上的跨越,更是一場資源價值的深刻變革——從以往被忽視的鋰云母提鋰副產物中,成功提取出支撐高科技產業發展的戰略資源,使每一寸礦產資源釋放出更大的經濟與社會效益。該項目是在安義縣投資20.12億元建設碳酸鋰項目的基礎上,公司再次追加5億元戰略投入,打造出這片占地3萬平方米、具備年產銣鹽1800噸、銫鹽350噸能力的稀貴金屬材料高地。項目核心采用完全自主研發的銣銫鹽重結晶工藝,產品純度達到99.9%,為實現年產值突破30億元的目標奠定了堅實的根基。
金銀河集團董事長張啟發致辭
羅國棟縣長在致辭中表示,自2021年金德鋰落戶安義后,政企攜手奮進。本次項目達產充分彰顯了我國在高純銣銫鹽規模化生產技術上的突破,填補了我國在高純銣銫鹽供應鏈中的關鍵空缺,并為江西省鋰云母綜合利用提供了解決方案。
安義縣委副書記、縣長羅國棟致辭
沈政昌先生在致辭中高度評價了金德鋰項目的成果,他表示金德鋰項目成功達產標志著我國在戰略稀貴金屬領域實現了重要跨越。他呼吁行業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深化"產學研用金"融合,推動產業向更高層次發展。
中國有色金屬學會副理事長、礦冶科技集團首席科學家沈政昌致辭
在與會者的共同矚目下,十一位重要見證者共同啟動“能量柱”,宣布江西金德鋰千噸級高純銣銫鹽產線成功達產。這一儀式標志著金德鋰在戰略稀貴金屬領域的新征程正式開啟。
達產儀式
走進銣銫車間:見證技術突破與產業升級
達產儀式期間,參會嘉賓深入參觀了先進的銣銫鹽生產線。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書記、贛江新區黨工委書記李紅軍書記實地察看生產情況,省工信廳黨組書記、廳長應炯,省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外國專家局局長陳煒蓉,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趙捷,市政協副主席、安義縣委書記譚伯樂參加。李紅軍書記勉勵企業搶抓新材料機遇,加大研發攻關,拉長產業鏈,構建全產業鏈格局。
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書記、贛江新區黨工委書記李紅軍書記實地察看
立足當下,金德鋰已構建起清晰的產業梯隊:以萬噸級碳酸鋰產線為基礎,以千噸級高純銣銫鹽產線為核心競爭力,并正在積極延伸產業鏈,建設副產品鉀明礬深加工產線,副產品硅砂深加工生產白炭黑等一系列高附加值產品產線。未來,隨著這些產線的陸續建成,金德鋰的鋰云母全元素高值化利用版圖將更加清晰。
主題會議:專家肯定項目突破 企業分享工藝與前景
主題會議上,中南大學黨委委員、低碳有色冶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李劼 先生表示金德鋰高純銣銫鹽項目的含金量體現在三大“突破性”上:一是技術突破,自主重結晶工藝讓銣銫鹽純度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打破了高端稀貴金屬材料的技術壁壘;二是規模突破,千噸級年產能、3萬平方米智能化車間,使“全球最大”不再是概念,而是實實在在的供應能力;三是價值突破,從單一碳酸鋰到副產多種高附加值產品,真正實現了“資源價值倍增”。
金德鋰研究院院長劉金練系統闡述了公司在鋰云母資源綠色高值全元素提取項目上取得的成果,并重點介紹了高純銣銫項目的先進工藝與市場前景。項目關鍵工藝與裝備自主研發,原材料在江西本地具有充分保障,通過數字化智能控制系統實現近零排放,創造了綠色冶煉新范式。

活動現場舉行了隆重的戰略合作簽約儀式,金德鋰分別與江西天恩鋰業、泰同源、湘潭正誠三家合作企業進行了現場簽約。
現場簽約儀式
在主題會議上,張啟發董事長表示,金德鋰將繼續以“點石成金、一礦多產、物盡其用”的信念,在鋰云母資源全元素提取的道路上不斷探索,為我國搶占未來高科技產業制高點貢獻更多金德鋰元素。





